datetime:2022/12/29 17:46
author:nzb

性能测试

性能测试的重要性

在实际项目开发中,除了完成程序的功能,还需要测试性能。

在充分了解服务端的性能后,才能决定如何选择服务端的架构,还有网络带宽、硬件配置等。

服务端的性能指标是面试中必问的。

如果不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,面试官会认为您没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或对网络编程是一知半解。主要的性能指标如下:

  • 1)服务端的并发能力
  • 2)服务端的业务处理能力
  • 3)客户端业务响应时效
  • 4)网络带宽

重要的业务系统,最好是与系统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一起测试。

测试服务端并发性能

服务端最大并发量,即可以接受客户端的最大数量。

注意客户端业务请求不要太频繁。

重视CPU和内存使用率的变化(磁盘I/O, 网络I/O)。

测试服务端业务性能

服务端最大业务处理能力,即每秒可以处理的业务请求数量。

注意客户端的数量不要太多。

重视CPU和内存使用率的变化。

多进程和多线程服务端性能差异

对比维度 多进程 多线程 总结
数据共享、同步 数据共享复杂,需要用IPC;数据是分开的,同步简单 因为共享进程数据,数据共享简单,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同步复杂 各有优势
内存、CPU 占用内存多,切换复杂,CPU利用率低 占用内存少,切换简单,CPU利用率高 线程占优
创建销毁、切换 创建销毁、切换复杂,速度慢 创建销毁、切换简单,速度很快 线程占优
编程、调试 编程简单,调试简单 编程复杂,调试复杂 进程占优
可靠性 进程间不会互相影响 一个线程挂掉将导致整个进程挂掉 进程占优
分布式 适应于多核、多机分布式;如果一台机器不够,扩展到多台机器比较简单 适应于多核分布式 进程占优

多进程和多线程如何选择?

  • 1)需要频繁创建销毁的优先用线程

    这种原则最常见的应用就是Web服务器了,来一个连接建立一个线程,断了就销毁线程,要是用进程,创建和销毁的代价是很难承受的

  • 2)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优先使用线程

    所谓大量计算,当然就是要耗费很多CPU,切换频繁了,这种情况下线程是最合适的。

    这种原则最常见的是图像处理、算法处理。

  • 3)强相关的处理用线程,弱相关的处理用进程

    一般的Server需要完成如下任务:消息收发、消息处理。“消息收发”和“消息处理”就是弱相关的任务,而“消息处理”里面可能又分为“消息解码”、“业务处理”,这两个任务相对来说相关性就要强多了。因此“消息收发”和“消息处理”可以分进程设计,“消息解码”、“业务处理”可以分线程设计。

    当然这种划分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,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
  • 4)可能要扩展到多机分布的用进程,多核分布的用线程

需要提醒的是:虽然给了这么多的选择原则,但实际应用中基本上都是“进程+线程”的结合方式,千万不要真的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误区。

测试客户端的响应时间

客户端业务的响应时间,即发出业务请求与收到服务端回应的时间间隔,关系到用户体验。

测试环境包括:

  • 业务的闲时/忙时;
  • 不同的网络环境(局域网、互联网、移动通信网络)

测试网络带宽

测试的目的是根据业务需求,判断出对网络带宽要求。

  • 测试网络的有效带宽,方法可以百度。
  • 测试网络带宽能承受的业务量,不同的业务对带宽的利用率不一样。要求测试环境的各环节不能存在性能瓶颈,唯一瓶颈就是网络带宽。 注意:
    • 只发送数据,不接收回应
    • 上行和下行分开测试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