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tetime:2024/08/21 19:40
author:nzb
本项目源于《动手学深度学习》,添加了一些自己的学习笔记,方便搜索查阅。正版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d2l-ai/d2l-zh
稠密连接网络(DenseNet)
ResNet极大地改变了如何参数化深层网络中函数的观点。 稠密连接网络(DenseNet)在某种程度上是ResNet的逻辑扩展。让我们先从数学上了解一下。
从ResNet到DenseNet
回想一下任意函数的泰勒展开式(Taylor expansion),它把这个函数分解成越来越高阶的项。在接近0时,
同样,ResNet将函数展开为
也就是说,ResNet将分解为两部分:一个简单的线性项和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项。 那么再向前拓展一步,如果我们想将拓展成超过两部分的信息呢? 一种方案便是DenseNet。
图7.7.1 ResNet(左)与 DenseNet(右)在跨层连接上的主要区别:使用相加和使用连结。
如图7.7.1 所示,ResNet和DenseNet的关键区别在于,DenseNet输出是连接(用图中的表示)而不是如ResNet的简单相加。 因此,在应用越来越复杂的函数序列后,我们执行从到其展开式的映射:
最后,将这些展开式结合到多层感知机中,再次减少特征的数量。 实现起来非常简单:我们不需要添加术语,而是将它们连接起来。 DenseNet这个名字由变量之间的“稠密连接”而得来,最后一层与之前的所有层紧密相连。 稠密连接如图7.7.2所示。
图7.7.2 稠密连接。
稠密网络主要由2部分构成:稠密块(dense block)和过渡层(transition layer)。 前者定义如何连接输入和输出,而后者则控制通道数量,使其不会太复杂。
(稠密块体)
DenseNet使用了ResNet改良版的“批量规范化、激活和卷积”架构(参见《残差网络》中的练习)。 我们首先实现一下这个架构。
#@tab pytorch
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
import torch
from torch import nn
def conv_block(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):
return nn.Sequential(
nn.BatchNorm2d(input_channels), nn.ReLU(),
nn.Conv2d(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, kernel_size=3, padding=1))
一个稠密块由多个卷积块组成,每个卷积块使用相同数量的输出通道。 然而,在前向传播中,我们将每个卷积块的输入和输出在通道维上连结。
#@tab pytorch
class DenseBlock(nn.Module):
def __init__(self, num_convs, 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):
super(DenseBlock, self).__init__()
layer = []
for i in range(num_convs):
layer.append(conv_block(
num_channels * i + 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))
self.net = nn.Sequential(*layer)
def forward(self, X):
for blk in self.net:
Y = blk(X)
# 连接通道维度上每个块的输入和输出
X = torch.cat((X, Y), dim=1)
return X
在下面的例子中,我们[定义一个]有2个输出通道数为10的(DenseBlock
)。
使用通道数为3的输入时,我们会得到通道数为的输出。
卷积块的通道数控制了输出通道数相对于输入通道数的增长,因此也被称为增长率(growth rate)。
#@tab pytorch
blk = DenseBlock(2, 3, 10)
X = torch.randn(4, 3, 8, 8)
Y = blk(X)
Y.shape
# torch.Size([4, 23, 8, 8])
[过渡层]
由于每个稠密块都会带来通道数的增加,使用过多则会过于复杂化模型。 而过渡层可以用来控制模型复杂度。 它通过卷积层来减小通道数,并使用步幅为2的平均汇聚层减半高和宽,从而进一步降低模型复杂度。
#@tab pytorch
def transition_block(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):
return nn.Sequential(
nn.BatchNorm2d(input_channels), nn.ReLU(),
nn.Conv2d(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, kernel_size=1),
nn.AvgPool2d(kernel_size=2, stride=2))
对上一个例子中稠密块的输出[使用]通道数为10的[过渡层]。 此时输出的通道数减为10,高和宽均减半。
#@tab pytorch, paddle
blk = transition_block(23, 10)
blk(Y).shape
# torch.Size([4, 10, 4, 4])
[DenseNet模型]
我们来构造DenseNet模型。DenseNet首先使用同ResNet一样的单卷积层和最大汇聚层。
#@tab pytorch
b1 = nn.Sequential(
nn.Conv2d(1, 64, kernel_size=7, stride=2, padding=3),
nn.BatchNorm2d(64), nn.ReLU(),
nn.MaxPool2d(kernel_size=3, stride=2, padding=1))
接下来,类似于ResNet使用的4个残差块,DenseNet使用的是4个稠密块。 与ResNet类似,我们可以设置每个稠密块使用多少个卷积层。 这里我们设成4,从而与《残差网络》的ResNet-18保持一致。 稠密块里的卷积层通道数(即增长率)设为32,所以每个稠密块将增加128个通道。
在每个模块之间,ResNet通过步幅为2的残差块减小高和宽,DenseNet则使用过渡层来减半高和宽,并减半通道数。
#@tab pytorch
# num_channels为当前的通道数
num_channels, growth_rate = 64, 32
num_convs_in_dense_blocks = [4, 4, 4, 4]
blks = []
for i, num_convs in enumerate(num_convs_in_dense_blocks):
blks.append(DenseBlock(num_convs, num_channels, growth_rate))
# 上一个稠密块的输出通道数
num_channels += num_convs * growth_rate
# 在稠密块之间添加一个转换层,使通道数量减半
if i != len(num_convs_in_dense_blocks) - 1:
blks.append(transition_block(num_channels, num_channels // 2))
num_channels = num_channels // 2
与ResNet类似,最后接上全局汇聚层和全连接层来输出结果。
#@tab pytorch
net = nn.Sequential(
b1, *blks,
nn.BatchNorm2d(num_channels), nn.ReLU(),
nn.AdaptiveAvgPool2d((1, 1)),
nn.Flatten(),
nn.Linear(num_channels, 10))
[训练模型]
由于这里使用了比较深的网络,本节里我们将输入高和宽从224降到96来简化计算。
#@tab all
lr, num_epochs, batch_size = 0.1, 10, 256
train_iter, test_iter = d2l.load_data_fashion_mnist(batch_size, resize=96)
d2l.train_ch6(net, train_iter, test_iter, num_epochs, lr, d2l.try_gpu())
# loss 0.140, train acc 0.948, test acc 0.885
# 5626.3 examples/sec on cuda:0
小结
- 在跨层连接上,不同于ResNet中将输入与输出相加,稠密连接网络(DenseNet)在通道维上连结输入与输出。
- DenseNet的主要构建模块是稠密块和过渡层。
- 在构建DenseNet时,我们需要通过添加过渡层来控制网络的维数,从而再次减少通道的数量。
练习
- 为什么我们在过渡层使用平均汇聚层而不是最大汇聚层?
- DenseNet的优点之一是其模型参数比ResNet小。为什么呢?
- DenseNet一个诟病的问题是内存或显存消耗过多。
- 真的是这样吗?可以把输入形状换成,来看看实际的显存消耗。
- 有另一种方法来减少显存消耗吗?需要改变框架么?
- 实现DenseNet论文表1所示的不同DenseNet版本。
- 应用DenseNet的思想设计一个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模型。将其应用于中的房价预测任务。